当前位置:首页
> 费孝通
卡尔·马克思:工人越是奋斗,他就越会使自己陷于痛苦和不幸之中
昨天文章(美女up主小冰心缘何突遭全网网暴)中的“农”字,引起了部分网友的情绪反弹。我早料到会如此,因此并未直接表述,而是假费孝通之口说出。饶是如此,仍是挡不住后台一轮又一轮冲击谩骂。千算万算,最后还是失算,微信公众号毕竟是公共平台,有推荐算法在,不是我那双向筛选的私人博客。对农民性之批判,非中国学者独有。很多人听见批评农民,便起应激反应,乱扣帽子。事实上,摆脱农民性,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国民拥抱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马克思评价农民,比费孝通还要精准:“像麻袋里的马铃薯,每一个马铃薯之间是没有关系的,每个马铃薯都是孤立的,在公共生活中都等于零,每个人都等于零”。为什么农民喜欢干不经意间拆台,凿...
无罪辩护不要找关系,也不要执着于跟司法官见面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对农业社会下的人际关系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农业社会对分工协作的要求不高,理论上讲,甚至不需要分工协作,男人一个人就可以干完。甚至家庭在这种经济形态下都不是必需品,只不过是因为人有生老病死,社会需要新生儿来完成继替,进而才有了家庭(详见《生育制度》)。马克思形容将这种社会形态下比喻成土豆,没有什么社会,更谈不上组织,把土豆装进一个麻袋,也依旧是一个个孤零零的土豆,而绝非一个整体。很难说费孝通是不是受马克思的影响,但真理总是唯一的,二人各自发现同一真理,也是非常合理的解释。若说马克思跟费孝通提出这个观点的时间太接近,难免引发借鉴之怀疑,那么早在春秋时期,老子就提出过“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