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税人式的内容监管是柄双刃剑
先来下定义,什么叫“包税人式的内容监管”。
中国的互联网生态呈现出非常典型的“特色”,内容及流量完全集中在大平台手里,比如视频内容在抖音快手B站,文字内容在知乎微博豆瓣。
在大多数情况下,监管者不必进行直接监管,而是将监管权“下放”给平台,由平台按照监管者给定的规则——或者压根没有什么规则,揣摩监管者的意图,代为履行监管职责。
监管者不问过程,只要结果。整个机制设计无限雷同“包税人”,故称为“包税人式的内容监管”。
这种特色的网络生态,直接导致了互联网内容的枯竭。有十四亿母语使用者的中文,在全球互联网中内容占比甚至低于越南语。
十几二十年前,给网站做SEO是个很热门的职业。那时候,监管者对互联网内容还无法进行无死角全时段监管,只能搞搞“打地鼠”,哪里着火哪里救火。
那时候的互联网内容,还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之相。在这种生态下,搜索引擎成为链接读者与内容的关键通道。这也是搜索引擎的黄金年代,百度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霸者,每年的百度年会,都能开成一年一度的互联网盛会。
所谓SEO,用大白话说,就是如何调整网站结构、内容,使之更迎合搜索引擎的抓取规则,以便使自己的网站内容能够在搜索引擎中靠前呈现,从而获取更多的搜索引擎流量。
这样的话逻辑就理顺了,SEO热门的前提是搜索引擎能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搜索引擎能提供有价值内容的前提是互联网生态繁荣,而互联网生态繁荣的前提是?
我们当然不能将中小网站的衰败全部归因于监管。之前在某个独立站长群中,群友们也热烈讨论了这个问题。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工信备案也好,公安备案也罢,固然是要走个前置程序,但只要有心搞,还没听说过因为备案下不来,网站开不起来的。独立站搞不下去,真正的原因有且只有一个:站长不能长期持续有效输出内容。
内容枯竭了,网站久而久之自然就荒废了。但是人嘛,都倾向于卸责,这不正好有个无处不在的大家长,锅自然就推给监管了。
平心而论,有一定道理。
我甚至隐隐觉得,平台化、集中化可能是互联网生态发展的内在趋势。搭建一个个人网站,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不要看我是个律师,其实我有一定的编程基础,上高中时在“文曲星”(一台电子词典)上捣鼓过qbasic。虽然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但总体上边搜边看,能搞明白代码啥意思。而现在的许多小孩,可能连电脑都没怎么用过,唯一接触过的高科技产品就是手机,你们他们去解析域名,配置网站,调试代码,简直天方夜谭。
另一方面,毕竟术业有专攻,哪怕对于具备一定捣鼓能力的人而言,除非技术水平真的非常精湛,想把自己站点捣鼓的像专业内容平台站点一样美观、便捷、可靠,也非常困难。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这个地方多投入些,就难免要在其他地方节约些。既是大文豪,又是顶尖程序员的人,非常罕见。这俩词光是放到一块,就感觉非常违和,压根不是一种气质。平台相当于精装房,拎包入住,而独立站,则相当于从零开始打地基,一砖一瓦现盖房。哪个舒服,一目了然。
最后,也是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最重要的,流量。各大内容平台通过十几年与搜索引擎——就国内而言,主要是百度——的博弈,证明了所谓流量入口,不过是寄生在内容平台上的吸血鬼。只要有足够的优质内容,完全可以实现流量滚雪球式的正向内增长。内容平台与流量分发平台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凭借内容创作的便捷性与手握巨大流量的红利,吸引更多的内容创作者入驻,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
这种内容自发聚合的特性,恰恰互联网内容监管者喜闻乐见的。以前要监管一千个甚至一万个中小网站,现在则只需要盯紧知乎微博抖音B站几个大平台就行。我无从得知,监管层的政策,对于今日中国互联网生态之造就,具体发挥了哪些作用,不敢妄评。
但一旦来自监管层的意志与互联网生态的内在逻辑相结合,势必迸发出难以想象的力量,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内容的集中化。
平台从集中化中获取经济利益,监管部门从集中化中实现了全方位监管,创作者从集中化中获得了创作便利与流量扶持。
看起来是个三赢的局面。
但“阴在阳之内”,凡事不可能百利而无一弊。
内容平台手上既有内容,又有流量,俨然成为一个画地为牢,割据自立的封闭王国。据我所了解的情况,几乎所有的大内容平台,都已经拒绝了搜索引擎的抓取。最开放的知乎,原先至少还开放给bing和google抓取,但自从ai革命后,内容的含金量陡升。与bing和google带来的那点流量相比,如何维护自己手上的内容不被偷走拿去喂给ai,成了知乎更在意的事儿。于是,唯一一个还算开放的内容平台,知乎,也彻底沦陷了。
说句很多人不爱听的话。中国不太可能在ai革命中胜出。不是说我们的资本投入不够,也不是说我们的算力不够,更不是说我们的代码写的没有老外好,而是单纯的,训练内容不够。
开头就说了,由于这种畸形的互联网生态,导致中文互联网内容已经几近枯竭,仅存不多的内容又都握在“大军阀”手里,不开放抓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饭都吃不饱,怎么指望驴干活?没有足够的内容投喂,谈何训练大模型?
从社会治理层面讲,平台独大的生态,确实更有利于社会平稳时期的监管,只要社会秩序大体平稳,平台老实听话,一切相安无事。但永远须知,“包税人”随时有能力自立为王。
美国为什么盯准了TikTok,一定要搞死,就是因为他几乎垄断了短视频流量,而且是美国监管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任何一个强力政府,都不可能容忍这样的内容平台长期存在。
监管者授予“包税人”的权力越大,包税人“噬主”的风险也就越大。
平台完全有能力通过不断试探监管红线的方式,实现对平台内部意识形态的完全掌控。一说B站,就是战狼小粉红,一说网易就是反贼恨国党,一说知乎就是阴阳怪气理中客……这些非常标签化的意识形态氛围,不完全是平台生态的自发演进,而是平台刻意引导的结果。
或者换言之,是平台自身意识形态,或者更干脆一点,是平台实控人自己价值观念的具象化。
对于不符合平台自身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平台可以做到悄无声息的完全封杀。
最近意识形态领域最割裂的事件,当属漯河女法官被当事人挟私报复杀害案。不同内容平台呈现的思想倾向可谓大相径庭,比如抖音一片喊打喊杀,知乎全是阴阳怪气定体问反思怪,小红书则全面谴责凶手。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与人之间,价值光谱不一致,才是正常现象。
反倒是各个平台内部,展现出近乎千篇一律的内容,这让人细思恐极。
知乎是我除了公众号与独立站外维护的唯一还在偶尔维护更新的平台。我昨日的文章《为什么不多判点啊?》,发到知乎后,被平台完全限流。注意,是完全,一个阅读量都没有。这不仅显著低于我在平台的日常流量,更违反了知乎自己的玩法规则。我多少还算比较能写,知乎每月给我有流量自荐包。我使用流量自荐包后,知乎提示我,已经完成加量,但实际上阅读量依旧为零。也就是说,知乎只是向我反馈了一个假的加量完成信号,实际上不仅没有加量,甚至连限流都没有解除。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那篇文章与知乎在这件事上想要呈现的集体意识形态一百八十度相悖。
漯河女法官被害事件,可能只是社会价值观撕裂的第一幕。随着经济下行,各种匪夷所思的奇闻轶事都会次第出现。
几个包税人,就能完全左右社会发声方向。介时的舆论场,将是何种光景?
监管层是时候警醒这种“包税人”式的内容监管模式了。
自古分封易,削藩难。小心尾大不掉,养虎为患,反噬自身。
版权声明:本文由刑辩人在路上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法律咨询或案件委托,请将相关案件材料及您的诉求发送至邮箱:liuchen8916@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