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愤怒的葡萄》
《愤怒的葡萄》,美,约翰·斯坦贝克。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号称美版《活着》,仅就苦难程度而言,实在不足挂齿。
美国是一个极度幸运的国家。美国人对于苦难,极度缺乏想象力。吃不上肉,喝不上咖啡,开着二手车流浪,已经是他们所能想象的,苦难的极限。中国历史上随便一次改朝换代,社会运动,天灾人祸,所造成的困难,在美国人眼里,大约都可以归为“神话故事”。
但恰恰是这本完全不够苦难的苦难文学,唤起了我深层的恐惧。我几乎是浑身战栗着,勉强读完了这本书。
中国的史书只会向你描述“人相食”三个字,却很少向你抽丝剥茧,展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苦难都深层原因。偶有涉及,也很难脱离宏大叙事,是典型的帝王心学,屠龙之术。
《愤怒的葡萄》却将个人与家庭的苦难,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你。
现在的中国,所面临的局面,与大萧条前的美国别无二致,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这本书中,你能看到:传统经济如何在资本的碾压下分崩离析,家庭如何在经济萧条中苟延残喘,个人如何被逼到绝路却连挥刀该砍向谁都无从得知,那个利维坦般的怪物如何造就了一个互害社会,努力工作如何从美德异化为捅向同类后背的利刃……
还有很多很多……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大略故事背景:
忘了是费孝通还是谁的书,分析中国的人口结构,说是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引发了军备竞赛时的生育潮。
农业生产带有很强的周期性。农忙可能也就十天半个月,但如果在这十天半个月内,不把农活干完,那一整年的收成就要被耽误。
于是,农村不得不储备大量的劳动力。哪怕这些劳动力,在一年十二个月的十个月中,都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
大量看似冗余的农村人口,其实就是为了填平农忙高峰时刻的劳动力缺口。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只要是以传统农业为主要经济形态,都会孕育同样的人口结构。
我老家河南是农业劳动力大省。九十年代直至零零年代初,国家每年都会开通往新疆方向的专列。将过剩的劳动力运输到新疆,采棉花,换取些许微薄的报酬。
后来沿海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发展,才成为一个能够更有效吸纳过剩劳动力的就业蓄水池。“采棉专列”才终于慢慢淡出视野。
《愤怒的葡萄》中,主人公所在的东部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完全被机器取代。喝柴油喷黑烟的拖拉机,能够提供相较于传统人力耕作近乎无限的生产力。足以完全填平任何人力资源缺口。
于是,东部的土地,不再需要农民。
几乎整个东部的农民——现在应该被称作流民了,有地的才叫农民,失去了土地,只能被称作流民——都涌向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
加利福尼亚气候干燥炎热,适合耕种葡萄、柑橘、棉花等经济作物。
这些经济作物,对精耕细作要求较高,短时间内,难以被机器完全取代。
农忙时,加利福尼亚可以容纳大量的工作岗位。正是这些工作岗位,不断吸引着全国范围内的流民。
在流民的想象中,加利福尼亚遍地工作机会,葡萄和柑橘满山遍野都是,富庶到可以拿葡萄汁洗澡。
但真相是,加利福尼亚只在短暂的农忙时期,需要超额劳动力。而现在的流民数量,已经远超加利福尼亚能够提供的岗位极限。
心怀憧憬的流民们不知道,加利福尼亚虽然有满山遍野的葡萄,但却没有一粒葡萄属于他们。
饥饿的流民们为了争夺活下去的机会,陷入无效内卷,工价被一压再压。以至于到后来,每日辛勤劳作所得,仅够一家人一天的温饱口粮。
即便如此,这样的工作机会也随着冬天的到来,而消失殆尽。
人们在绝望中挣扎。为了比别人多活一天,而肆无忌惮的互相伤害。但也有少数人,走上了孤独的觉醒与反抗之路。
工价低到了九十年代至零零年代初的中国。
我清楚的记得,表哥背起行囊沿海打工时,嘴里说的话:“只要管口饭吃,能省家里一个人的口粮,就是赚到。”
故事在深秋时节戛然而止。
漫无边际的洪水中,流民们像蚂蚁一样,分散而无助。
苦难并没有结束。
等待他们的,是漫长且没有任何工作机会的冬天。
版权声明:本文由刑辩人在路上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法律咨询或案件委托,请将相关案件材料及您的诉求发送至邮箱:liuchen8916@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