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我答|刚出来实习的公司涉嫌诈骗,我该怎么办?
读者来信:
刘臣律师你好!
我是在知乎上刷到您的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我现在很迷茫。
1.我是当事人(取保状态),作为公司的美工兼对接,公司老板据我了解已判刑。
我的获利是几千块钱,干了将近三四个月这样。
2.现在我的案件到了检查院,一开始我们(除去老板一共 7 人)被公安以帮信罪逮捕的,后面检查院不批捕,现在可能是因为老板被判了诈骗罪,所以警方想以诈骗罪定我们的罪,已经移交检查院了。
3.我的案件大概是这样的,我们包括老板都是一个学校的学生,12 月份我因学校临近毕业想找份工作先签了实习证明就入了他公司,他公司是做网站的,因为我大学期间学的比较差所以不会制作网站,所以就进公司当美工,但是我这个美工其实是半斤八两的,我自己学的不咋地,只是跟他的关系好,然后进公司里了,然后进了公司之后,他给我的美工任务基本上是微信发压缩包给我,然后我自己修修改改了之后再发给他,期间美工图片都是正常的图片,或者说是他让我给他找的图片啥的,由于他们做的网站大部分都是电商网站的,然后我就一直认为是做的跨境电商网站,然后 3 月份 20 号左右,他跟我说有点累(因为他自己也做网站),然后把对接客户的工作也交给了我,具体的工作内容就是客户要改网站的需求,转发给其他的技术,但是呃对接工作的软件是一个飞机软件,当时我也没有多想,我就答应了,然后就把一些客户要改的需求转发给技术(都是些正常的网站修改技术),然后到 4 月 10 几号的时候老板就被抓了,当时我们都不清楚是什么情况,甚至叫他爸妈去报警问问看,然后在 4 月 17 号这样警察就把我们抓了,被抓后后来我们才知道就是上游就是利用这些网站去诈骗。
想问您几个问题:
1.这个公司当年是老板在学校的时候就创了,然后因为创的时候他跟我说创的时候要两个人,所以说当时因为玩的很好,就帮他创立(因为当时也幻想着什么,万一他的变成马化腾这样大集团公司了呢),然后就占股这个公司 1%(当时是处在宿舍,宿舍的人都有见证),现在我想问一下,这个 1%的股份会对我有影响吗?因为公安问过我一嘴,但是没记在笔录上,然后检察官找我问话的时候也问过一嘴,我跟检察官解释了,但是检察官说没用的,还问我那些分红,然后出多少钱,我也跟检察官说了,我 1 分钱也没出,分红也 1 分钱也没拿。想问一下这个会有影响?
2.案子到这个地步,我有什么能做的呢?我肯定是不希望留下案底的,因为我确实不知情,我们也不可能为了几千块去骗人,但是前面口供没做好。
3.依据您的经验,大概这类型会判大概多久?有没有可能拿到不起诉,比较我也才刚出社会不想就背了个缓刑。
4.因为家境比较贫穷,家里是没有钱去请律师去帮助我,我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自救嘛?
5.关于我的工作美工是半吊子的基本没改过多少图,改的图也大概是淘宝商品图去水印这样,然后是对接,转发工作的内容也是给网站修改功能的。
6.检查官找我问话的时候曾经跟我说,我们这帮人当初是很多人建议捕我们,但是是他看在我们还是学生的份上没逮捕我们,但是他只跟我说了这个话,并没有跟同样的其他人说这句话,他是不是把我认定成一个小头目了?
文笔比较差导致文章比较混乱,非常抱歉让您费心了。
祝:身体安康
工作顺利
站长回信:
读者好,来信阅,简要回复如下:
总体感觉核心事实有所缺失,难以作出较为精准的判断。
最令我难以理解地方来自于你老板的罪名认定。
帮信罪,通常位于电诈链条上相对边缘的位置,一般行为人认识到或者应当认识到,其所从事的行为,极有可能是在为电诈犯罪提供帮助,却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继续实施。对于核心电诈活动的具体内容,主观上处于不确切明知的状态。如果主观上明知在为电信诈骗犯罪提供帮助,也明知电信诈骗犯罪的具体展开手段,则罪名相应嬗变为诈骗罪。
按照通常的情形,像你们公司这样为其他网站提供外包建站美化服务的,至多定个帮信罪。而且能成立帮信罪的前提,还得是你们所进行美化的图片,能够明显看出与电诈或网赌相关联,仅从工作内容上,就足以使员工判断行为性质。
但如果你老板已经被认定为诈骗罪,则说明至少你老板与核心电诈环节有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甚至直接就是电诈活动的参与人之一。只不过你老板极有可能并不会向你们如实透露他对电诈活动的参与深度。
这也是工业化大分工时代对犯罪活动产生深远影响之一。道理很简单,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遵循风险与收益相对等的原则行事,如果他们得知老板是个日入斗金的电诈犯而自己只不过拿每月几千块钱的微薄工资,那么他们会自然而然的作出理性选择,要么用脚投票走人不立危墙之下,要么要求参与分肥,总之要实现风险收益对等。这个时代几乎所有的电诈犯罪,都会细分作业链条,并进行相应的信息隔离。
如果建立在上述判断之上分析你的案件,其实你的处境不是非常有利。
其一,关于是否够罪及罪名认定的问题。如果你的老板都只不过是一个被电诈集团利用的帮信犯,那么你们作为员工,安全系数显然要更高一些。但现在你的老板已经被认定诈骗,则你的安全系数显然会直线下降。在刑事案件中,知道的越少,就越安全。不过倒也不必幻想在公安面前佯装不知。大多数人是一辈子中第一次面临讯问,能不出差错,确保自己的话被完整准确记录已经相当不易,更别说在公安面前装老练了。一般来说,一个人究竟是“知道”还是“不知道”,侦查员搭眼一瞅,就知道个七七八八。你老板知道的越多,高危信息与你们建立关联的概率就越高。这也是为什么,最开始立案罪名是帮信,但现在公安想按诈骗把你们全诉过去。
其二,关于参股的影响。刑事案件的审查,不同于民事案件。民事案件中的股东身份、法人身份,在刑事案件中,只是判断行为人对犯罪行为参与深度的参考判断标准之一。换言之,刑事案件关注的是你究竟有没有参与核心犯罪活动,参与多深。一般来说,登记股东或法人,至少意味着与老板的关系相较其他人更为密切,在警方眼里,会让你比其他普通员工显得更“显眼”一些,但最终刑事责任的认定,还是要以查证属实的个人实际地位作用为准。
其三,关于你的工作内容对定性的影响。其实在上文中已经略有涉及,工作内容本身对工作性质及你对公司业务性质的主观明知状态有一定的辅助判断价值,这是其一。但最终的判断,并不完全取决于工作性质。同案犯的口供,尤其是你老板的口供,工作群聊天内容,获利情况等,都会成为辅助判断的参考物。
其四,关于下步你还能做什么。你只谈到之前的笔录没做好,但是具体没做好到什么程度?缺乏相关信息,难以做出判断。况,刑事案件中,你个人的口供只是一方面,你还要考虑,如果你的口供没有做好,那么其他人会不会也有此种情况?每个人的口供都跟客观事实差一点,那么最终拼图起来的案件全貌,就可能与客观事实相去甚远。
我个人建议:一方面,今后的口供,一定要实事求是的,全面的,完整的向办案人员叙述,并且要认真核对笔录,如有错记漏记,你有权利要求更正;另一方面,案件到检察院后,还是要找一个靠谱些的律师,拿到案卷材料,认真分析研判一下。说难听点,就是最终判了,也判个明白,不要稀里糊涂的给自己留下遗憾。如果实在是经济困难,至迟案件到法院后,会给你指派一个法律援助律师。现在很多年轻的法援律师还是很负责任的,与法援律师加强沟通,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
其五,关于量刑处理。因为看不到案卷,现在只能说做一个大概的初步判断。目前对于类似电诈类案件,想做不起诉有一定困难,一般要么是情节特别轻微,比如上班才一俩星期这种,要么是案件证据不足以定罪,有很好的无罪基础。但是从量刑上来说,边缘人也不会特别重,有司也已经注意到,边缘人有很强的工具人色彩,主要打击对象还是核心组织者,最终获利者。
以上,供参考。
版权声明:本文由刑辩人在路上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法律咨询或案件委托,请将相关案件材料及您的诉求发送至邮箱:liuchen8916@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