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记随想 > 正文内容

年轻时聊技术,而今聊国学

刘臣律师1年前 (2024-03-19)日记随想185747

昨天一天把我累够呛。早上六点就爬起来,开车到漯河旁听华电公司案件。庭开的磨磨唧唧,明明八点半律师们就到齐了,法院非得等到将近十点人从看守所提回来才把律师们喊出去召开庭前会议。庭前会议只要不牵涉排除非法证据,被告人就不必非得参加,中间干等一个半小时,完全是在浪费时间。一直开到中午十二点四十,才将将进行到法庭辩论,我因为还要赶往周口中院开庭前会议,只得先行退庭。

导航还给我闹了个大乌龙,竟然没有给我首选高速。漯河与周口之间的省道,多年前——约莫得十年前的样子——我两口子都在周口工作时经常走,路况差的一比。尤其是漯河段的道路,简直比越野拉力赛道还离谱。过了这么多年,也不知道路修好了没有。若是平常不着急,往前走走看看也无妨,权当怀旧了。但是今天要赶着时间办事儿,可冒不起这个险。我跟着导航开了十来分钟,才迷瞪过来路不对,又掉头回去上高速,这一来一回又去了二十分钟。

到周口时已经下午两点了,在中院门口随便吃了碗羊肉糊汤面。还真别说,在郑州好久没迟到过这么家常的手工面了,满满一大碗面条糊糊,撒上羊油辣子,喝了个碗底朝天。除了肉有点少以外堪称完美的一碗面,不过考虑到他一碗只卖十块钱,这点缺点也就不算缺点了。

我从三天前就开始蓄力,准备在庭前会议上大大的屎磕一场。不过周口法官似乎都有种二皮脸的天赋,我蓄满力气的一记重拳,直接打在棉花上,被化解于无形。屎磕律师惯用的那套故意激怒法官的伎俩,在周口断然行不通,这些老油条永远一脸油腻到有些可爱的笑容,不知不觉就把气氛搞成了茶话会。开了一下午庭前会议,一丁点儿共识也没有达成,听到的唯一一句有点价值的话是:“我能当个屁的家!赶紧开完庭,我上报审委会。审委会说咋判我咋判!”唉!虽说什么也没解决,但人家坦诚到这种地步,你还怎么好意思跟人家屎磕?

不过也真是由于法官明确表态躺平,反倒让我觉得案子有了转机。我第一次跟法官见面沟通时,明显能感到他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我每提出一个观点,他都会立马作出针锋相对的回应,与庭前会议上装疯卖傻的小老头完全不是一个人。

庭前会议上提出的很多申请,基本不具备实务上的可操作性。之所以明知不可操作也还要提,并不是为了碰瓷博出位搞舞台效果,而是为了以这种更激进的方式暴露案件存在的问题,间接服务于总体辩护方案。

因为明知实务上不可操作,所以我压根事先连书面的申请书都没准备,心想反正记到笔录上,效果也是一样的。庭前会议结束后,法官主动寻到我说,有没有书面材料,给他交一套,他好跟院长汇报,争取尽快拿出一套解决方案来。

我一听便觉有戏,很多时候,一个躺平的法官才是一个好法官。这种涉黑涉恶的二审案件,最怕的就是扎扎实实走过场,吸引不到足够的司法资源,随便唬弄两下就维持原判。我为这个案件做了非常多的前期工作,因为检察院嫌人多卷多,不愿意开庭,我还通过信访渠道向市检察院检察长和省检察院多次反映问题。虽说状告的目标是检察院,但法官肯定也知道我搞信访这事儿,因而才有了前后如此大的转变。之前我说一句他杠一句,现在我说什么他都如实向院领导转述,只求不背锅,不成信访对象。

庭前会议开完后,又驱车赶到郸城县。郸城是老赵的地盘儿,每次到郸城去,都免不了大醉一场。今天这场酒,又有老韩、老崔在场,个个都是能喝的主儿。虽说大家都有意收敛,最后还是干完了一瓶白酒一箱啤酒。

一个年轻人的老去,从意识到“人不能胜天”,“命运不可忤逆开始”。一个律师的老去,从意识到并接受“技术非万能”,甚至在大多数情境中“约等于无价值”开始。

五年前这桌人坐一起,聊的都是技术,而今同样一桌人坐一起,聊的都是国学。

版权声明:本文由刑辩人在路上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法律咨询或案件委托,请将相关案件材料及您的诉求发送至邮箱:liuchen8916@foxmail.com

本文链接:https://xingbianren.cn/post/188.html

评论列表

明月登楼
1年前 (2024-03-21)

因为只有到了年龄才能意识到国学都是真道理!甚至可以说是老祖宗们的人生感悟!很容易产生共鸣的!没有经历过社会毒打的人是无法理解的!

李白拿酒来 回复:
几千年的传承,自有其旺盛的生命力
1年前 (2024-03-22)
obaby
1年前 (2024-03-20)

国学好啊,永不过时

李白拿酒来 回复:
博大精深
1年前 (2024-03-20)
向阳而生
1年前 (2024-03-20)

国学,博大精深。
不过你这天天开车跑来跑去也蛮累吧。

李白拿酒来 回复:
行程紧的时候开车,不紧的时候就是高铁甚至大巴,晃晃悠悠过去
1年前 (2024-03-20)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