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李白拿酒来 第2页
李白拿酒来 管理员
暂无介绍
49 篇文章 641 次评论看守所里的母亲,最大的心愿是给女儿报一个舞蹈班
我记得得清楚,第一次见菲菲,已经是两年前的腊月二十九。那一年的冬天很暖,腊月的太阳晒出了初春的倦意,我伸了个懒腰,准备彻底结束一年的工作,回家过年。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菲菲闯入了我的生活。两个小时后,我坐在了看守所会见室内。隔着铁栅栏坐在我对面的女人,叫做菲菲,三十多岁,面容姣好,一问一答间,脸上绽放出转瞬即逝的魔力,旋即又被迷茫和恐惧取代。这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从法律技术角度来讲几乎乏善可陈的案子。菲菲加入了一个洗钱团伙,团伙从上游把赃款接过来,再由“菲菲们”蚂蚁搬家,买成比特币,转移到境外。这类案件一般推进的比较快,虽然看上去很复杂,但证据体系很容易搭建。嫌疑人取一下口供,银行调一下流...
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昨晚意外发现,网站无法被一些聚合类博客平台抓取。试着联系了一个站长,站长友好且热情的帮我查看了后台爬虫日志,发现从8月初以来便一直报“500”的错误代码。而且症状还很诡异,同样的IP,同样的网络环境,浏览器请求数据就一切正常,爬虫抓取就报错。独立博客虽然式微,但毕竟属于公开写作的一种。既然是公开写作,那作者内心深处就一定渴望被别人发现,被别人认可,同时期待与别人互动。我自然也不例外,本来打算早睡,都已经卧床酝酿好情绪了,又爬起来排查问题。我认识的唯一一个程序员——还不是在生活中有交集才认识,是搭建网站时,从淘宝随便找了家工作室,说是工作室,但其实只有一个人,既是老板,又是干活的。这点倒跟我们律...
夜色如水
五点半的时候醒了一次。这两年的秋天不太像是秋天,除了天短了,窗外灰蒙蒙的,不见些许曙光以外,空气潮湿,以至于稍稍有些闷热,都不太像是典型的北方的秋天。本想起床就码字,终于还是困倦。这可能是不见太阳的副作用,仅仅二三十天前,我下定决心调整作息,把写字时间从晚上调整到清晨时,清晨的第一缕曙光已经在凌晨五点半的地平线尽头若隐若现。见到阳光,人才会有起床劳作的深层冲动,这种冲动根植于基因中,而如今,窗外灰蒙蒙一片,世界安稳地浸润在不甜不咸的墨水中,只消往外看上一眼,人便又困倦了。回笼觉一直睡到六点半,才又睁开眼。此时窗外已经放亮,我的卧室窗户开在西边,看不到太阳出了多高,只看到阳光已经普照大地,拉出一...
风水
风水这个事儿,不信不行。但凡是个中国人,最终一定会信风水。据说在物质文明更充沛,制度也更先进的香港和台湾,人们要远更迷信。这可能是大革命的意外“收获”,太多坏人没有遭到报应,间接证明了根本不存在什么神灵。不迷信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人民作起恶来更加肆无忌惮,而后改开,政府居然主动放弃“教化人民”,公然宣称“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进一步加快了人民道德堕落。所以,迷信终归有教人向善的一面,很难说不迷信就是好,也更不好说就是“收获”了。我指导老师铩羽而归,即将离开郑州时,长叹一口气,说自己办公室风水不好,办公朝向也不对。现在的写字楼都是一整面的玻璃幕墙,行通当时在绿地双子塔办公,全河南最高的...
控告难,难于上青天
两年前,刑事合规概念刚刚兴起,行业内趋之若鹜之时,我就断言,所谓刑事合规蓝海,根本就是个伪命题,甚至可能是个陷阱,大家还是敬而远之为妙。两年时间过去了,不仅仅律师没分着蛋糕,就连检察院法院自己也不愿意去接这个烫手山芋。刑事合规这个概念或许还会继续存在下去,但不会焕发出任何生命力,如同僵尸。当时,我还提出,除了刑事合规这个伪命题外,刑事控告和刑事申诉也各算半个伪命题。当时文章发出来后,还有很多同行催更,问我啥时候谈谈刑事控告和刑事申诉,他们感觉这俩业务都很正常啊,也都一直在办理,为什么也要说成伪业务呢?做律师至今,我总共办了两起刑事控告,两个案子都办的心力交瘁,形容枯槁,最后结果也不甚理想。一个...
古玩老王
昨天早上文章写了一半,刚写到纯纯自由主义思潮答题风格应对深圳公职律师考试,便到了搬砖时间,只得停手作罢。白天忙忙碌碌,想停下来写字是遥远的奢望,晚上又跟古玩老板老王喝了顿酒,头昏脑胀一觉睡到现在。不知道是因为白天越来越短,还是今天阴天,窗外一片灰蒙蒙的,不见太阳。最开始调整作息到晨起码字的几天,我起床特别早,闹钟定到五点半,后来很快发现,早上的码字效率很高,根本不必那么早爬起来。六点起床,洗洗刷刷,距离七点半出门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对于精疲力竭的晚上来说,一个多小时可能将将够用,但对于精力充沛的早上,已经绰绰有余。昨天上午去焦作中院办事回来的途中,接到了深圳那边的短信,告知我没有通过面试,为...
孩子到底是谁的?
据说在商周时代,河南降雨量很充沛,气候湿热,是一片泽国,大象、鳄鱼等热带地区生活的动物广泛活跃在这片土地上。长久以来,北方给人的印象便是干旱少雨。军检帮忙那年,在北京过冬,实在干得受不了,买了个便携小加湿器,用矿泉水瓶灌满水,倒扣在加湿器上,便能像雾炮车一样打出水雾了。后来知道,那种加湿器叫超声波加湿器,原理是通过超声波把水打成分散的小水珠.从物理学形态上讲,水虽然被雾化了,但还是液态,并没有气化成水蒸气,所以加湿效果并不好,反倒弄得屋里整日云雾缭绕,他人推门一看,还当我是在烧香拜佛。就这样的小加湿器,我一个冬天用坏了两个。这两年不知怎么的,河南雨量也开始充沛起来,尤其是七二零暴雨以来,每到夏...
明大律师讲座风波始末
上周日,明大律师来绿城办讲座。一大早,老丁还问我去不去?他问我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明大律师要来,还道是他发错了消息,反问他,去哪?老丁道,去听明大律师讲座啊,我这才知道明大律师来绿城了。早几年,我很崇拜大律师,尤以明大律师、仁大律师为甚,甚至有一段时间,尤其是在吕先三案期间,还有些崇拜泽大律师,感觉他们敢打敢拼,是正义的代言人,草民的大救星,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他们一样,为百姓仗义执言。但是执业时间长了,对很多事的认知也加深了,觉得这世上哪有什么正义可言,都是生意罢了,大律师的德性更未必高。在盐碱地里,真正有德性的人,永远出不了头,无论在哪个行业哪个领域都是这样,于是对大律师的态度逐渐粉转路...
傲慢的权力
东昆案又进二审了,现在的程序应该叫“重审二审”。讲真,执业这么些年了,还是第一次把官司打到这么靠后的程序。其实要我来说,这场官司本没有必要打。早在重审一审下判前,法院就多方斡旋做工作,说只要东昆放弃上诉,他们就去给检察院做工作,让检察院也别上诉。如果这个说法属实,说明一审法院改判前就跟中院私下通过气,中院完全支持他们的改判。不知道大律师们碰见这种情况怎么处理哈,反正我个人觉得,是挺不错的结果了,完全可以接受。但东昆和他老婆是真的刚,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俩人再次心有灵犀般,坚决要求上诉。一审判决送达时,东昆当即在宣判笔录上签字画押上诉,小法官回到院里作了难,估计还免不了被领导批评一顿,又带着...
自贱者人贱之
半个多月前,坊间就有传闻,说某大律师被一个强奸申诉案的当事人缠上了。当事人跑到他的律师事务所,撒泼打滚,又吵又闹,还到处投诉,说大律师是骗子,要大律师退钱。今天大律师在公众号上正式回应了此事。其实不回应还好,本来大家还以为是谣言,同行恶意中伤,这下好了,你直接自爆实锤了。情节跟坊间传闻大差不差,一年前,大律师团队接下了这起仅剩下最高检申诉一个程序可走的申诉案件。事实上,大律师明显在这里“春秋笔法”。强奸案,一审在基层院,二审在中院。依照现行刑诉法规定,堪称为司法程序的申诉,到省级结束。我稍微做下名词解释,什么叫做“堪称为司法程序的申诉”。司法程序是指,你可以依申请无条件启动,被申请机关要无条件...